TFT液晶屏由來可以追溯到 1854 年德國生理學家 Virchow 發現的溶致型液晶和 1888—1889 年奧地利植物學家埃尼采爾(Reinitzer)與德國物理學家雷曼(Lehmann)發現的熱致型液晶,至今已經有 100 多年歷史。埃尼采爾發現把膽甾醇苯酸酶加熱到 145.5℃ 時,晶體熔融成一片混濁的液體,繼續加熱到 178.5℃ 時,混濁的液體又變得清澈透明,把液體冷卻,又會有從紫色過渡到橙色、綠色等顏色變化的現象。埃尼采爾把觀察到的現象告訴德國物理學家晶體光學研究的創始人雷曼,并把樣品送給了他。在偏光顯微鏡下,雷曼發現,這種奇異的液體具有與晶體類似的雙折射性質,基于液體的流動特性和晶體的光學各向異性,他稱這種物質為 Flussige Kristall(可流動的晶體),Flussige Kristall 在英語中稱 Liquid Crystal,即液晶。20 世紀 20 年代,很多TFT液晶顯示屏研究者們參與了液晶制作,用各種方法合成出 300 多種液晶。1922 年法國科學家弗朗德爾(Freidel)提出了液晶的分類方法,由此產生了液晶的三種相即向列相、膽甾相和近晶相的劃分。1933 年,在法拉第學會召開的研討會上,俄羅斯科學家弗里德里克斯(Freedericksz)報告了磁場對液晶分子排列的轉變效應,也就是弗里德里克斯轉變,這一現象被認為是使LCD液晶顯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開發成為可能的最重要的物理現象,通過這種物理現象可以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得到向列相液晶的形變和臨界值。
盡管TFT液晶屏由來是在 19 世紀,但是直到 20 世紀 60 年代TFT液晶屏研究者們合成出常溫下具有液晶態的物質以后,液晶的商品化應用才成為可能。1962 年 RCA 公司的威廉斯(Williams)在實驗中發現,對夾在透明電極間的液晶上施加足夠大的直流電壓或低頻電壓時,入射光受到強烈的散射,并申請了動態散射模式液晶顯示器(Dynamic Scattering Mode,DSM)專利。1968 年 RCA 公司的 Heilmeir 基于動態散射模式研制出液晶顯示屏,給全球的電子技術人員帶來了巨大沖擊。以此為契機,日本、英國及瑞士的顯示器研究人員紛紛涉足TFT液晶屏研究領域,可以說,從那時起,全球性 LCD顯示屏的應用開發拉開了帷幕。1973 年,夏普公司采用 DSM 技術開始批量生產TFT屏幕,但是實際應用時耗電量大,而且能驅動的掃描線行數非常少。Schadt 和 Helfrich 于 1971 年提出的扭曲向列相(Twisted Nematic,TN)模式解決了 DSM 技術存在的問題,并廣泛應用于計算器、手表、測試設備及車載顯示等領域,在產業化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 TN-LCD 的透過率隨電壓變化非常緩慢,當掃描線行數超過 60 條時,顯示圖像發生變形。1984 年,Scheffer 和 Nehring 提出扭曲角為 180°~270° 的超扭曲向列相(Super TN,STN)模式。這種模式的 LCD 電光特性曲線非常陡銳,可以驅動 100 條以上的掃描線,而且比 TN-LCD 的視角寬,于是許多 LCD 廠家轉向 STN 產品的開發和生產,20 世紀 80 年代中后期市場上出現了大量 STN-LCD 產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 1986 年夏普開發的 PC 用高對比度的大尺寸 STN-LCD。由于 STN 模式是采用雙折射原理來工作的,因此顯示背景略微帶有顏色,不是理想的顯示狀態,雖然可以通過膜補償(Film STN,FSTN)方法或者雙盒(Double STN,DSTN)方法得到解決,但是采用這些方法時TFT液晶屏對比度會有所下降。
好了,今天的TFT液晶屏由來的介紹暫告一段落,下次我們接著講!請繼續關注我們。